幸存者偏差的由来

幸存者偏差的由来

幸存者偏差的由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在决策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依赖那些能够观察到的信息,而忽视了那些无法直接看到或听到的信息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幸存者偏差”,它源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重要研究,对我们今天的决策和分析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幸存者偏差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阿布拉罕·沃尔德(Abraham Wald)在1941年提出。沃尔德教授被军方邀请,以利用他在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,为降低轰炸机被敌方炮火击落的概率提供科学依据。这项研究的背景是,在二战中,盟军轰炸机执行任务时经常遭受重大损失,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增强轰炸机的防护至关重要。

教授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返回基地的轰炸机受损情况,发现机翼是轰炸机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,而机尾则相对较少受到攻击。直觉上,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对最容易受损部位——机翼的防护。沃尔德教授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:应该在机尾加强防护,而不是机翼。

沃尔德教授的理由是,返回的轰炸机样本只能代表那些幸运地幸存下来的飞机,因而这些飞机的机翼可能被多次击中仍然能够返航。相反,如果机尾被击中,轰炸机可能就无法返回基地,因此有关机尾的数据是基于那些未能返回的飞机,也就是所谓的“沉默数据”。这就意味着,尽管看起来机翼更容易被击中,但真正关键的防护区域可能是机尾,因为那里的每次击中都可能导致飞机无法返航。

沃尔德教授的观点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,军方采纳了他的建议,在轰炸机的机尾增加了装甲。这一决策有效地减少了轰炸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损失,证明了统计数据和科学方法在决策中的重要性。

幸存者偏差的案例告诉我们,在分析数据和做出决策时,我们需要警惕仅凭可见的信息下结论的倾向。我们必须意识到,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是平等的,那些未能观察到的信息——例如那些因飞机坠毁而无法返回的轰炸机的数据——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只有全面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,我们才能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决策。

无论是金融投资、市场预测,还是个人健康决策,我们都应该谨记幸存者偏差的教训,避免仅仅依赖于那些容易获得或显而易见的信息。通过深入分析、全面思考,并且考虑到那些“沉默的声音”,我们才能够更加理性地评估情况,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
相关文章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lvan.com/323106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